IB课程优劣势有哪些?IB精讲训练课程
IB课程设置
学生要想获得IB课程的毕业证书必须要满足以下几点:
一、完成六门基础课程
在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择—门课程进行学习,其中三门主课需要学到高等级 (Higher Level);另外三门副课可以选择只学到标准等级(Standard Level)。这六个学科组分别是:语言A与文学(母语与世界文学);语言B(另一门外语);人文与社会学;数学与计算机科学;实验科学;艺术。
二、完成知识理论课(Theory of Knowledge,简称TOK)
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,重在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总结能力、批判式思维,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。
三、撰写拓展性论文(Extended Essay)
学生将有机会进行一次调研,深入探究以前学习过的某一个课程知识点,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一篇4000字的研究论文。
四、完成150小时的CAS活动(Creativity, Action and Service)
在学习IB课程期间,学生将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。作为课堂外的一部分,学生需要完成150小时的CAS(创造性、行动和服务)活动。这些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。
IB课程优劣势有哪些?
优势:
1认可度最高。全球认可的国际课程,不受国别限制,选择范围广;
2更具有竞争力。可以用来申请全世界绝大部分顶尖大学,更不用提一般的大学了;
3缩短毕业时间。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直修大二,或者豁免部分学分,缩短毕业时间;
劣势:
1、要求均衡发展。由于IB课程追求均衡发展,所以不允许偏科,要求各个方面都要稳定优秀。不能完全发挥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。
2、课程量大时间紧。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。
3、写作量大,语言要求高。
总而言之,IB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难,对于学生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。所以一定要评估好学生个人能力,再决定是否就读IB课程。
此外,选择IBDiploma的学生还要在两年内完成150个小时的CAS活动(Creativity Activity and Service--创造、活动与服务)。
IB课程备考攻略
由于IB课程是为全世界的优秀中学生设计的,具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,统一的题目、统一的评卷和评分标准,对世界各国的学生一视同仁,被视为国际教育的一个统一度量衡。
NO.1 建立学习框架
IB课程的科目真的相当多,所以备考初期需要梳理出科目的知识框架体系,做一些思维导图,把松散的知识点理清楚,否则一考察综合能力就很容易失分。
NO.2 合理规划时间
IB的考试分布在五月,根据选课不同,一般考试周期会在15-20天左右。
可以先想清楚考试时间安排是什么样的?哪些科目比较薄弱?哪些科目是我的大学有硬性要求要考到一定的分数的?然后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表,合理分配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,有条理的学习可以帮助你清楚学习任务并按时完成。制定完时间表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,不要懈怠。
NO.3 多做真题练习
IB考试更加偏向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应用,所以IB许多科目都有规律可循。因此多做真题、对照评分方案批改,能让你了解出题者的出题习惯,成绩也会有所提升。
并且要做好错题集,反复查看错题才能加深了解,更高效的巩固知识点,从而在考试中拿高分。对于那些做了两三遍还错的题目,一定要去寻求老师的帮助,只有真正了解知识点,下次才不会失分。
IB数学学习规划
扫描添加下方二维码
获得1V1服务
加V详询: 17392562676